教学计划
关于印发《兰州城市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公共课及学科基础课改革方案》的通知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6-15

兰城教〔2017〕24号

 

   

关于印发《兰州城市学院本科人才培养  

公共课及学科基础课改革方案》的  

        

     

各学院、各单位,机关各部门:  

《兰州城市学院本科人才培养公共课及学科基础课改革方案》已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兰州城市学院  

2017年5月26日

 

   

兰州城市学院本科人才培养  

公共课及学科基础课改革方案  

   

根据《兰州城市学院关于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公共课程开设方案进行立项研制的通知》(兰城教〔2016〕70号),经教务处对各研制项目组提交的开设方案的审核,现形成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公共课及学科基础课开设方案(见附件1《兰州城市学院公共课开设方案一览表》),请各专业在研制人才培养方案时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及本专业培养目标,选用适宜开设方案。  

新修订的公共课开设方案中涉及的公共课共计45—52学分,分必修及选修两类。开设方案如下:  

一、公共必修课模块(共39-46学分)  

(一)政治理论课模块(共14学分)     

此模块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学会应用马克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主要讲授中国人民如何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基本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理解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课程模块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共14学分(其中《形势与政策》单独统计,不计入总学分),第1-6学期开设。教学方式为课内讲授与学生实践、课外线上研读相结合。全校各专业必修(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除外)。
    课程承担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具体开设方案见附件2。  

(二)大学英语模块(共12-16学分)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根据学校三大专业集群和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置,实行分层分类培养,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所需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全校各专业必修(外国语学院英语、翻译和法语专业除外)。  

各外国语专业的第二外语,参照服务城市类大学英语所设开设学期、学分等,由外国语学院研制开课方案,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课程承担单位:外国语学院。  

具体开设方案见附件3。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共3-6学分)     

“大学计算机基础”由“大学计算机基础Ⅰ”和“大学计算机基础Ⅱ”两个子模块组成,在第1、2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Ⅰ”采用统一教学,学分分配为2(理论)+1(实践)学分,共64 学时,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存储、加工和应用信息等方面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全校各专业必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技术学等专业除外)。“大学计算机基础Ⅱ”采用分级教学,学分分配为2(理论)+1(实践)学分,共72学时,供全校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培养需要,在4类(7门课程)中选择一个课程开设。全校理工科专业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育技术学等专业及文科各专业可不开设)。  

课程承担单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具体开设方案见附件4。  

(四)大学体育模块(共4学分,学分统计归入实践类)     

大学体育课程模块旨在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及锻炼方法,提高体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该课程模块分为大学体育Ⅰ、Ⅱ、 Ⅲ、Ⅳ。分别于第1-4学期开设。每学期1学分,共计4学分。每周2学时,共计36学时(第1学期为32学时)。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以学年选课的方式,在第1、第3学期开课前通过“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借助体育专项课程的开展,至少掌握两项受益终身的运动项目,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健身需求。  

课程承担单位:体育学院  

具体开设方案见附件5。  

(五)军事训练及军事理论模块(共2学分)     

此模块旨在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国防意识,掌握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全校各专业必修。该模块包含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两个子模块。军事训练在第1学期新生报到后开设,1学分;军事理论在第1学期开设,1学分,32学时,学生使用网络课程学习,统计时不计课时。  

承担单位:《军事训练》由学生处、保卫处承担;《军事理论》教务处承担。  

(六)创新创业及就业指导课程模块(共4学分)     

此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现状,并根据社会发展适时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全校各专业必修。该模块包含创新训练、创业训练、职业能力、素质拓展四个环节。各环节的学分认定详见附件6。各学院可以根据本专业特点和需求,自行选择或增减各环节项目和学分,学生参加的相关活动满足相应标准均能获得该项学分,但要保证各专业学生至少修得4学分。学校鼓励各专业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鼓励各专业结合专业特色,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此模块其他开设建议如下:  

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各专业的专业导论课合并讲授。开设学期为第1学期,1学分,16学时,承担单位:各学院。  

2.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模块为各专业必修课程,开设学期为第5学期,1学分,学生使用网络课程修读,统计时不计学时。承担单位:创新创业学院。  

3.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模块为各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在2至8学期以专题讲座形式修读,统一在第八学期计1学分,统计时不计课时。承担单位:招生就业处。  

4.各学院、各专业自定义的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学期、学分由各学院自行制定。承担单位:各学院。  

二、公共选修模块(共6学分)   

本课程模块旨在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和陶冶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人文精神,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对未来学习、工作的广泛适应能力。包括8个子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学探索与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活、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职业发展与专业提升。全校各专业必修。每个学生须在以上八个模块中至少修读6学分,开设学期为第2-6学期。  

具体开设方案见附件7。  

三、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一)高等数学课程模块    

鉴于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还在研制之中,《高等数学》课程继续执行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如该方案确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可由各专业与数学学院协商修订开设方案,并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二)大学物理课程模块     

此模块是面向我校非物理类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必要的物理基础。本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各专业可在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B、大学物理C、大学物理D及大学物理实验等模块中根据需要选择,开设学期由各专业自定。  

承担单位: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具体开设方案见附件8。  

(三)其他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各专业需要开设的其他各类学科基础课程,如本学院无法开出,可商请相关学院协助开设,课程开设方案及课程承担学院由双方协商一致后,报教务处审核、备案。  

   

附件:1.兰州城市学院公共课开设方案一览表  

      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方案  

      3.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方案  

      4.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  

      5.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方案  

      6.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  

      7.公共选修课改革方案  

      8.大学物理及实验课程改革方案  

   

   

   

   

   

   

   

   

   

   

                                                                 

  兰州城市学院党委(校长)办公室         2017年5月26日印发        

                                                (共印10份)  




上一条:关于印发《兰州城市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方案》的通知

关闭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兰州城市学院-教务处 2006-2008

Email:jwc@lzcu.edu.cn  Tel:(0931)7601077  Fax:(0931)7601083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街坊路11号(邮编:730070)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766号